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大金华论坛。
关闭
读书夜话(九)作诗贵曲----?读方晓媛咏梅诗 程瑞铛
我与方晓媛素不相识,但近期她在诗群上陆续贴出的诸多诗词,令人刮目相看,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。如她在前天发表的一首七律《雨中赏梅》,就很值得鉴赏:。为了便于解读,不妨先把原诗照录如下:
雨中赏梅
春寒料峭雨朦朦,疏朗枝头数见红。
粉泪低垂盈欲诉,花香散淡漫消融。
由怜独伫霜天下,不忍留芳冰雪中。
古往今来多溢美,相凝一刻巳词穷。
作者写作这首诗的初衷,用她自已的话说是“神游”。同时,她又说:“写梅,赞美的诗词太多了,前人早已写尽。此刻,尽管我面对着梅,心有戚戚,却无法表达。好象也不需要再表达,没有词语能够表达。”作者的这段话,正体现了这首诗的妙处:无声胜有声,万般情素皆在诗外矣。
但作者真的没有写“梅”么?春寒料峭中几朵梅花开了,“粉泪低垂”,“花香散淡,”这不是雨中红梅的媚态么?“由怜”与“不忍”句也表达了作者独有的情感。分明写了,又说没有写,还用一个“穷”字来作嗔,真是女孩子的聪明可爱之处。欲擒先纵,片言居要,这里这个“穷”字真用得好!
袁枚《随园诗话》有言:凡作人贵“直”,而作诗文贵“曲”。文似看山不喜平,诗文贵曲,曲则生澜,曲则有味。这里所谓“贵曲”,不是说要诗义隐晦。王仔园《访友》云:“乱乌栖定夜三更,楼上银灯一点明。记得到门还不扣,花阴悄听读书声。”此“曲”也。若到门便扣,则“直”矣。共题《访友》,方蒙章诗云;“轻舟一路绕烟霞,更爱山前满涧花。不为寻君也留住,那知花里即君家。”此“曲”也,若知是君家,便“直”矣。同为咏梅诗,宋人《咏梅》云:“绿杨解语应相笑,漏泄春光恰是谁?”《咏红梅》云:“牧童睡起朦胧眼,错认桃林欲放牛。”咏梅而想到杨柳之心,牧童之眼,此“曲”也;若专咏梅花,便“直”矣。
要达到“曲”,意境就要放开,遗词造句就要精巧。方晓媛的咏梅诗,与上面举的例子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另外,她对格律的运用也比较到位。这都可见她的诗词功力了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