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日来,在东阳江南岸宏济桥与复兴桥之间,东西延绵800多米的滨江地带,近200名施工人员抢晴天、战雨天,砌砖、铺地、刷墙、植树,一派忙碌景象。
这里是总投资1.6亿元的金华古渡公园施工现场。疫情后复工复产,抢工期赶进度,与时间展开赛跑,目前已完成85%的工程量,正在向6月份全面建成的目标冲刺。

古渡公园与金华地标万佛塔隔东阳江南北相望。作为三江六岸核心段景观优化提升的新亮点,以“浮桥古渡”为代表的金华码头文化将重现婺江之畔,为三江六岸百里画廊增添一道亮丽的新景观。
这里也是迎亚运省运城市风貌提升的重头戏,将全力塑造具有金华辨识度的风貌样板区,推动“以会兴城”,向世界展示金华气质。

还原古渡胜景
推动古城复兴
依托金华江水系,金华自古航运发达。五百滩、小码头、清波门、水门巷、上浮桥等老地名,都是昔日水埠码头繁盛的历史记忆。

古渡公园所在的上浮桥区域,历史上就建有浮桥,是金华城东出入的门户。公园内尚存有邵飘萍旧居陈列馆、宏济桥码头石碑及古渡口遗址等。
古渡公园规划面积约2.6万平方米,加上金华江治理二期约5.7万平方米,总建设面积约8.3万平方米。规划设计以金华古渡文化为主题,还原昔日渡口胜景,讲述古渡历史,形成集文化展示、休闲娱乐、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休闲文化公园。

为方便游人出入古渡公园,公园建设方市城投集团特意将紧邻宏济桥的一处约5000平方米的荒地改造提升为口袋公园,列入迎亚运省运城市风貌提升工程。宏济桥口袋公园将与古渡公园同步建成,连为一体。届时,游人就能从宏济桥东南侧,通过口袋公园,进入古渡公园游览。
“金华古城留存至今最完好的码头就在上浮桥,古浮桥的模样依然是许多金华人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。”市城投集团相关人士表示,即将建成的古渡公园,着力挖掘、展示和传承金华丰富的码头文化,将有力地推动金华古城复兴。
铺画南岸七景
串成历史长廊
古渡公园西隔宏济桥与婺剧文化公园相连,东隔复兴桥与茶花盆景艺术公园相接。古子城、三江里、古渡公园相倚相望,新旧交融,古今对话,构成了三江六岸极具金华气质的风景画卷。
根据规划,公园空间以“一带、两轴、两心”进行布局。“一带”即以漫步道、跑步道和骑行道三道共同构成滨江景观带。“两轴”是以宏济桥码头、邵飘萍旧居构成的传统古渡文化中心轴线;以梅花观景台构成的现代活力广场轴线。“两心”为以浮桥古街为核心的文化体验中心,以健身休闲为核心的活力运动中心。

古渡公园依据不同的主题,自西向东划分为上浮古街复原区、古渡文化纪念区、活力运动休闲区。沿着东阳江南岸滨江线,公园精心设计了“南岸七景”:望府古树——古渡牌坊——浮桥古街——古埠听浪——上浮桃林——赤松观潮——怀古遗韵。游人一路行来,仿佛游走在厚重的历史长廊中。
其中,上浮古街复原区,以古码头和邵飘萍旧居为核心,力图复原古时繁盛的渡口商贸活动场景,可为游客提供游船览胜、亲水体验、观景拍照等服务。

古渡文化纪念区,以景墙、雕塑、建筑、植物景观等为元素,通过仿古设计、营造意境空间,展现古渡口历史人文底蕴。与游人喧闹的古街相比,这里更像是一处曲径深幽的中式小游园。
活力运动休闲区按照“体育进公园”的要求,将健身、康体、亲子等体验活动融入其中,强化公园的参与性与互动性,打造一个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活力健康户外空间。

做精古街古色
打造网红景点
站在古街南端往北看,古街、古渡和对岸的古塔,刚好处于一条直线上,囊括了邵飘萍旧居、宏济桥码头、万佛塔三大景点,这是古渡公园最佳的景观视线轴。公园建设有不少看点亮点,未来有望成为三江六岸的新晋网红打卡地。

在宏济码头的西侧,具有标志意义的古樟树也得以完整保留。古樟树树冠参天,树龄已超过310年,是上浮桥兴衰变迁的见证者。结合公园建设,将对樟树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提升,营造“望府古树”景点,吸引游人前来打卡。

由于地处滨江地带,海绵城市的理念也充分体现在古渡公园建设中。公里主要利用天然雨水进行集纳和调蓄,保障水上景观长廊、水街等水系用水,既能吸附和消纳雨水,又能借水造景,一举两得。

古渡公园实现了“三道”贯通,东西向分别通过复兴桥和宏观桥的桥下空间,与相邻公园“三道”无缝衔接,将在三江六岸形成“堤岸慢行、花海闲游、湿地穿越、林间穿梭”的美丽画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