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大金华论坛。
关闭
古代商朝的皇宫,台阶是用土垒的,屋顶四面有坡,这样的制式叫做:“茅茨土阶,四阿重屋”。
它也是我梦中的家园!
祖上耕读传家世代地主,爷爷办过私塾当过人民教师,家父因成分不好辍学务农,农闲时帮要办红白喜事的乡邻烧宴席,到了我这里日渐没落,以在外打工糊口养家。这人啊一中年,思乡日渐心切,加上96岁的奶奶年初西去,只留父亲形单影只且日渐年迈,回乡侍奉父亲之心,归隐田园重拾耕读传家之本,时不时的涌上心头久久挥之不去。
祖宅是个大合院,占地面积一亩有余,坐西朝东四面临巷,为木构三层二进厅堂宅院,门前是村里几千平方的嗮谷场,改革开放前也算是十里八乡的豪门望族为曾祖父所盖,我爷爷是曾祖父的独子,我爷爷育有三子二女,曾祖父后面又领养了一个儿子,二爷爷又育有三子一女,上世纪九十年代各分各家,祖宅由我爸和另外三个兄弟分割,另外两个叔叔在别处新建,分到我父亲手上的房子成直角尺形很不规整,祖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被我的叔伯们拆掉并原地各自重建,我父亲也分两次盖成了现在看到的这间砖瓦房。
我孩童时代是在祖宅老屋里度过的,没有什么深的印象,感觉房子很大很高很气派!特别房子里的“天井”,下雨天那种四水归堂的景致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,还有每年春节我爷爷就让我们孙辈把三楼打扫的干干净净,备好桌椅笔墨砚台,迎接乡亲们上门写春联,写春联用的纸是要村民们自备,其它爷爷分文不取,每年都要从腊月二 十六左右写到年三十下午,基本上都是从早上写到晚上。每个村民上门来写春联爷爷从来不会不耐烦,我们孙辈和奶奶以及全家也都全力以赴的支持爷爷,后来爷爷年纪大了写不动了,就由我堂哥和我小姑父代笔。乡下过年家家户户都是春联满堂红的,看上去甚是喜庆!
随着时间的流逝,我爸爸手上盖起来的砖瓦房也越来越破旧,和周边村民们新盖的洋房别墅比起来更是掉价
重建家园的接力棒又传到了我手上,可是怎么建,盖成什么样子,心里确实还没底,所谓土木未动设计先行,趁着这两天稍空,画了个草图,把各个功能区划分了一下,定位新中式风格。欢迎各位大咖赐教,有简单好用的设计软件也推荐一个,期待和各位一起出设计图。
立贴铭志,唯愿事成!
